9月25日,中芯国际二期项目正式奠基,建成后将实现?#38469;?#27700;平为32-28纳米的芯片在国内量产“零”的突破,进一步减弱国内高?#38469;?#33455;片对进口的?#35272;怠?
中芯二期项目计划建设2条月产能各为3.5万片,?#38469;?#27700;平为45-40纳米、32-28纳米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,第一阶段将建设两个厂房和一条生产线。项目总建设期约6年,投资35.9亿美元。
“此前我们主流的产品是65-55纳米芯片,二期项目建成后,45-40纳米、32-28纳米这些更先进的芯片产品将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。”中芯国际公关总监夏鹰说。中芯国际位居世界集成电路代工企业第4名,是我国大陆地区规模最大、?#38469;?#27700;平最高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,产品涵盖通讯、计算机、消 费类、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及信息化等各个领域。据悉,32-28纳米芯片是目前国内芯片生产的最先进水平,也是国外最主流的芯片制造?#38469;酢?
“我们就等着中芯32-28纳米芯片量产的那一天呢!它一量产,我们的新产品就能推出了!”中芯国际的合作伙伴兆易科技副总裁何卫透露,与其他不少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一样,苦于国内没有足够先进的芯片生产?#38469;酰?#20182;们的一些电路设计产品要?#21019;?#22269;外进口芯片,要?#21019;?#20110;?#38469;?#20648;备阶段,无法“真刀真枪”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。
据悉,中芯北京2004年9月建成国内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,目前已成为中芯国际最大的12英寸芯片生产基地。新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发CPU、存储器、移动通信、数字音视频等高端芯片产品提供稳定可?#24247;纳?#20135;支持,将?#34892;?#24102;动北京市下一代互联网、云计算、物 联网?#26085;?#30053;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,对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